90

渝派地产:何以独成一派?四大“秘籍”行走江湖

  渝派地产四大“秘籍”

  “正是在重庆市场的培育下,渝派地产逐渐形成了行走江湖的四大秘籍。”李战洪认为,变局有备、布局有道、破局有方、做局有术成为渝派强有力的竞争力。

  1、变局有备。渝派地产对房子的内涵、以及楼市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渝派对大势作出正确预判之下,按家庭面积75平方米计算,房价收入比北京13.0、上海11.5、武汉8.0……重庆为6.6全国最低,重庆楼市也最为健康。

  2、布局有道。渝派地产关注地产时间理论、踏准节奏,在全国布局的战略为“一线城市做品牌、二线城市做利润、三线城市做规模”。

  3、破局有方。比起粤派、海派、京派,渝派地产更善于以竞争为导向,以建立顾客忠诚为目标,寻找和建立产品与消费者的关联,将客户关系看得更加重要,回报业主成为发展源泉,金科邻里文化的兴起就是典型案例。

  4、做局有术。重庆市场已完成由“练兵场”到“演兵场”的转变,渝派地产企业能力普遍已经比较完备,产品细分、规划水平等等都在了全国前列,更开始抱团冲击全国市场。 本版稿件由重庆晨报记者 周旭采写

  每一个城市都有着本地的地产企业,然而并不是每个重点城市都能形成地产界的一派。何以重庆军团能被称作渝派地产?在李战洪看来,这不难理解:在近日公布的全国房地产企业百强榜单中,重庆房企在100强名单中占9席、50强榜单中占4席、10强榜单中也少不了渝派的身影。渝派的实力已经在全国崭露头角。

  龙湖南苑,让渝派地产在全国出名的园林打造初露锋芒。

  人本主义行走地产江湖

  在中国楼市,除开北上广深以外的省市级城市中,只有重庆不管外地企业有多强大,市场一直是本土企业所主导。

  以同样位于西部的成都为例,其市场与重庆就大不相同,成都本地市场现在已经基本由外来房企主导,本地企业占不到绝对的优势,所以,很难形成统一的全国性的地产派系品牌。重庆则不同。

  “在重庆市场,市场排名前两位都是来自渝派地产的本地企业。”李战洪说,渝派地产在重庆大本营不仅与万科、保利等外来房企平分秋色,业界更有如“开发商能够在重庆市场生存下来都值得尊敬”、“重庆是全国地产企业验兵场”等诸多关于重庆楼市的名言,更证明了重庆本地市场竞争之激烈,本地企业实力之强。

  渝派关注民经重细节

  粤派地产关注产经,善产业规模、兼容务实,房子以规模取胜,如恒大、富力、星河湾等等。京派地产关注政经,善概念造势,高调张扬,房子精于文化色彩,如SOHO,央视新址等等。海派地产关注商经,善婉约唯美,低调内敛,房子更善于突显都市大家风范。

  李战洪说,主张人本主义的渝派地产关注的则是“民经”。

  “善待你一生、做好每一个细节,龙湖和金科两家企业的口号加在一起,就充分说明了渝派的风格。”李战洪说,在重庆,房子以人为本采众家之长,更多在住宅的结构、功能,人文、生态环境和物业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创造,在产品细节和人性化考虑上领先一筹。从磁器口古镇到金科中华坊,再从传统的吊脚楼到龙湖蓝湖郡,渝派对巴渝居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随处可见。

  重庆市场练出渝派精兵

  曾有多位外来地产人士在考察了重庆楼市之后表示,在重庆,地产产品细节打造之精致、投入能效比之高、成本管理之精细,为业内罕见;相比之下,全国其他大部分城市地产商开发运营多少显得“粗放”。

  李战洪对此深有体会,他说,在重庆,开发商一方面必须通过企业精细化管理压缩成本,同时质量还必须经受住市场最挑剔的检验;同时,还必须在产品的低总价、户型设计、产品品质、园林营造、社区配套、产品附加值、物业服务等方面绞尽脑汗,不断以各种创新吸引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