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成百上千个论坛,我还是第一次参加有关房地产的论坛。” 2004年12月3日,由扬子晚报承办的长三角地产发展论坛在中国住交会上隆重举行,并有幸邀请到了时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的龙永图先生担任演讲嘉宾,其演讲的精彩程度至今仍令人回味。他的一番肺腑之言,即使放在今天依然值得业界反思。
“老百姓买不起像样的房子让人不安”
这次论坛中,有记者问他房地产业是否会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发展20年?他的回答干脆利落:20年还应当再乘以10,是200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根本不存在泡沫。泡沫是需求太少,供给太多,而中国人口这么多,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龙永图指出,中国经济目前存在两个大转移的趋势,一是全球产业向中国的大转移;二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转移。目前,长三角地区已成为两个大转移的中心地带,从这两个趋势来看,该区域的房地产业应当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龙永图认为,目前中国房地产的问题是供应结构出现了问题。就像进出口贸易一样,不怕进口多,关键是要看进口的结构。如果大量进口高档化妆品等奢侈品,肯定是不合适的。现在老百姓的居住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不少老百姓买不起像样的房子,这很让人感到不安。
“房地产业应当成为阳光事业”
龙永图指出,开发商有责任回馈社会。怎样将9000万的农村流动人口转变为城市居民,是中国一项历史性的使命,也对房地产业提出了巨大挑战。开发商应当承担起这一历史责任,而不能只满足于建房子。能不能考虑用所赚的利润为进城的民工建一些廉价但是高质量的房子呢?
龙永图认为,开发商应当使房地产业变成一项“阳光事业”、“透明事业”,努力消除老百姓对房地产业固有的“黑暗”、“腐败”等印象。
本报房地产论坛成高端品牌
龙永图所参加的长三角地产发展论坛是由本报在2004年2月29日在南京发起组织的,开了南京媒体举办高端峰会的先河。
其实早在1999年,《扬子楼市》的前身《置业安家》便不定期邀请专家、开发商举办小型房产沙龙,共同探讨业内的重要话题。此后,除了长三角房地产发展论坛,《扬子楼市》连续举办了南京地产年会、经济学家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论坛等多场地产高峰论坛,规模之大、档次之高、影响力之巨都在同城媒体中遥遥领先。特别是始创于2008年的地产年会,这场地产豪门盛宴,被业内视为南京地产界不容错过的盛事。
《扬子楼市》也是同城媒体中第一个把论坛办到一线城市的,2009年8月首度进军北京,2010年7月论坛又移师上海,被业内誉为近年来国内难得一见的国际化、高规格的房地产论坛。
2004年5月13日
本报推出“楼市燥热风”系列
如同天气的燥热,当时的南京房地产市场也刮起了一股燥热之风。由于对房价进一步上涨的恐慌,不少市民盲目将资金投入楼市,在没有明确购房目的的情况下匆匆置业。在居住型消费、投资型消费之外,南京楼市又出现了冲动型消费甚至盲动型消费的苗头。
从5月13日起,本报推出了“南京楼市燥热风”系列报道,提醒购房人楼市有风险,切忌盲目跟风。而岁末及次年出台的房产新政,其目标之一正是为了防止楼市燥热,使市场进入到理性健康的发展轨道。
2004年8月19日
商品房价创8年来最高
据国家统计局8月19日公布的月度形势报告显示,1到7月,中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2724元,同比上升12.9%,为1996年以来同期的最高增幅。统计表明,2004年前7个月,中国有12个地区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上升幅度超过10%,其中江西、甘肃和天津等6个地区价格涨幅超过20%。1月到7月,中国累计销售商品房1.3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5.2%。商品房累计销售额3657亿,同比增长41.4%。
2004年10月13日
江北冲破4000元大关
这几天南京楼市“涨”声不断,先是江北的明发滨江新城率先冲破了4000元/m2大关,接着城中的金陵御花园贵宾楼老盘新开,打算卖出1.5万-1.6万元/m2的“天价”,河西奥体的拉德芳斯首批推出的花园洋房公示单价达到了8000元/㎡左右。这一连串的消息让购房者心急如焚,担心房价又要“撑杆跳”。
不过当时爆出“天价”的住宅只是金字塔尖上的一小部分,像明发滨江新城超过4000元/m2的是江景房,普通房源均价还是3000元/㎡以下;拉德芳斯的高价房似于别墅式公寓,其小高层均价只有5500元/㎡。因此,这批高价房占市场的份额还是比较小的,并未对整体房价产生太大的影响。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