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刘元春:房地产企业的抗压能力比预期要大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讯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元春在今日举行的“经济每月谈”第34期上表示,房产因素是中国经济持续下行很重要的核心力量。刘元春对房地产分析给出的结论是,房地产的调控比预期要漫长,房地产企业的抗压能力比预期要大,而地方政府的抗压能力比预期要差得多。

  刘元春指出,这样导致的格局是房地产市场还在持续运行,但地方政府已经承受不住,所以采取一系列的对冲措施,要大幅度延缓房地产的调整结构。当然另外是我们所看到的,按照一季报和去年的四季报,以及目前所公布的数据,房地产整个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存货状况、资金状况还没有到历史最差的时候,比08年一季度的时候还是要好一些的。

  针对很多人预计房地产硬着陆导致中国硬着陆的概率,刘元春认为基本上是零。他认为资本外逃可能接近尾声。再就是稳投资的力量开始出现,3月份新开工项目的数量增长是比较快的。同时再加上财政的预调和微调,特别是对于基础设施的预调和微调,使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负增速的状况改变,稳投资的力量会比较明显,如果大家看一看现在的投资布局,第一个就是在建投资量5万多亿,这个量本身很大,只要我们有正常的资金来源和信贷的相对配合,完成这样一个规模量,今年的投资增速都不会太差。

  再就是本身“十二五”规划的布局,今年是全面实施的一年,地方政府又刚好是去年换完届今年走马上任,所以地方政府对一些投资布点的热情是非常高的。当然,这里面值得我们的资金相对宽松,所以这上面可能问题不大。

  刘元春认为局部的恐慌得到了有效抑制,二季度民间融资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案件,可能还会浮现出来。二季度很重要的是房地产、信托,6700亿房地产信托到期的高发点,这可能会导致房地产市场的资金紧张。同时以资为纽带的民间融资问题也会出现。再就是库存周期可能会逆转。(编辑:谢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