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下称QE3),把大量美元注入经济体,引起全球学界和各行业的关注。有学者认为,全球流动性增加、美元贬值,将造成能源、原材料价格上升,中国通胀压力特别是房价上涨压力巨大。人民银行能“Hold住”QE3带来的影响,避免热钱再进楼市吗?对此,目前各路经济学家有较大分歧。
|
看涨派:钱多了房价自然涨
美联储QE3方案于14日凌晨出炉,隔夜环球股市全线飘红,到处“不差钱”。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发微博表示,这很可能催涨中国房价:中国不印钞,就等于被美国洗劫;中国一印钞,通货膨胀和房价就要起来。
“赶快买房吧,货币泛滥不涨太难,钱多了,实物量没变,对应关系怎样变化很清楚。”董藩这番话引起网友大规模转发。
富国基金海外首席策略分析师李军解释了其中机制:QE3推出使全球原材料成本上升,如钢铁、水泥、石油等,推高国内相应材料的价格,使房价面临更大的上行压力。
另一个机制来自人民银行的货币投放:美联储放水大印钞票,美元相对人民币贬值,利好中国出口;但贸易逆差会使国内积累大量美元,央行为了维持汇率,大笔买入外汇,形成外汇占款主导的货币投放,“国内的钱也变多了”。事实上,大量的外汇占款正是前几年房价飙升的重要推手。
观望派:人行不会大规模“放水”
不过也有部分人士持保留意见。上海易居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发微博表示,中国比较看重CPI和房价两个指标,楼市调控政策也并未放松,因此人民银行不会大规模放松货币政策;另外,宽松的流动性会间接传导到中国楼市,但流入多少还不确定,对于开发商的资金链补给仅是微小影响,甚至可忽略不计。
人民银行近来一直采用逆回购,而非降存准率、降息的手段,也显示出对货币放松的谨慎,尤其是近期通胀率有抬头迹象。
“金九银十”之际,楼市成交量呈“旺季不旺”,中央的口径亦未变:过去10天里,住建部、发改委、央行、银监会均针对“调控政策可能松动”作出辟谣,基本打消了业界“房价大涨”的预期。
链接
QE3为“两房”印钞
从2008年“次贷风波”至今,美联储共推出三轮量化宽松,分别简称QE1、QE2、QE3。
有人比喻QE是“央行用直升机从空中撒钱”,这并不准确。QE3印出的钞票可不是人人有份,而是主要流入了房利美、房地美这“两房”手中。
“两房”是有政府背景的住房抵押贷款公司,业务等同于国内银行的个人房贷。购房者从“两房”贷款,钱要分期偿还,但两房又想马上收回资金,怎么办?那就以房贷为抵押发行债券,先把钱拿到手,等购房人还了钱,再向债主支付本息。
QE3的机制是:从14日起至今年年底,由美联储每个月印400亿美元,来买“两房”的债券。两房放心发贷款,购房人放心签合同,开发商放心盖楼……把就业率拉上去。同时,美联储决定把“零利率”政策延长到2015年年中,鼓励企业贷款。
据美国劳工部公布,8月份美国非农就业增长远低于预期,显示经济复苏缓慢。此时推QE3,主要是刺激房地产来带动复苏,“一业带百业”。
印钞量不如前两轮
如果只看金额,美联储前两次量化宽松的威力更大:2008年“次贷风波”爆发,当年11月美联储推出QE1,每月购买735亿美元的“两房”债券;2009年3月,QE1加码,每月购买25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借钱给美国政府)———双线作战持续至2010年3月。
2010年11月,美联储启动QE2,每月购买750亿美元的国债,持续至2011年6月。
刚出炉的QE3,每月仅注入400亿美元资金到市场,但实现了制度性突破: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明确表示,如果就业不复苏,将“不间断、无上限”地继续购买两房债券。这使各行业对政府的决心有明确的预期。
有两类国家(或地区)受QE3影响:一类如中国香港,其货币汇率“盯住”美元,美联储“印钞票”使得香港金管局也必须注入港元流动性,推升港股和香港楼市;另一类是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如中国大陆,由于美元相对人民币贬值,影响中国的出口,人民银行亦有放宽货币的压力。(记者 曾颂)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