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评论员 席斯 8月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工业增加值已低于9%,各项数据并未如预期般有所转机。尽管国家发改委的建设项目陆续审批公布,但工业企业投资意愿仍然低迷。货币政策两次降低利率的措施效果甚微。对于财政政策,尤其是减税的呼声再次响起。
显然很多地方政府面对财政收入增速下滑很不适应。这不仅体现在近期频繁出现的关于“缺钱”的各方呼吁中,还在于对本该推进的减税政策踯躅不前。
对于政府来说,没钱花意味着无法实现政府职能,而减税释放的经济活力又有一定的滞后效应,甚至不可测。今年前8个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已经超过 2010年全年规模,但增幅已回落至10.8%,已非常接近预算规定的增速。这也意味着政府不再有余钱,甚至一些地方面临短收局面,这要在最后两个月调整预算,减少收支规模。
这应该算是今年少有的执行较好的预算目标,但作为地方政府无法如此乐观。在一些内部会议上甚至有地方官员希望当前形势下,不要再出台减税或配套政策。
中国的减税政策通常都是先计算总量,即财政能承受的减收规模,再相应制定具体减税方案。这一逻辑套用在当前情况下,地方政府的减税意愿不会太高。
捋一捋现有税种,不难发现可供减税的税种多为企业税。营业税改增值税,以及增值税税率的降低,增值税若能在税率上进行下调,如由17%下调为 13%,其减税规模和范围将是空前的。对那些萎缩中的实体经济来说,绝对是一针强心剂。从2009年到2012年中国政府出台了若干减税措施,包括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优惠、物流企业的税收减免等,但同时可以查阅到,同期,地方税种做了相当多的调整,比如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改革、地方教育附加提高征收标准,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土地增值税等税种或提高税率或提高预征比例,恢复征收价格调节基金等,这些增税的措施给地方带来了大量的收入,仅地方教育附加一项每年增收1000亿。
而在今年酝酿中的改革依然不乏增税的措施。煤炭等行业的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将大幅增加资源省份的税收收入。房产税对于居民住宅而言,相当于一个新增加的税,试点的推广将增加地方政府的税收。消费税改革是今年税制改革重点。消费税的调整为两部分,一方面对高耗能消费品,以及不可再生消费品提高消费税,同时对一些居民消费品降低税负。
近日一位前空姐在淘宝网(微博)上经营的境外代购小店,因涉嫌逃税被判10年刑期,而这样的小店在网上数以万计。一些日常消费品内外巨大价差使得代购业务异常火爆。那些消费品已远不是奢侈品,已是走入平常家庭的日常用品,如奶粉、副食品、平价日化用品等,对这些进口商品征收的高额消费税迫切需要降低减免。
我们希望有增有减的税收调整,不要算下来最终总是增税的效果。
关于个人所得税的改革,虽然每每呼声较高,但面对只有3000万的个税纳税人,起征点的调整显然已不合时宜。而综合与分类结合的个税却千呼万唤不出来。综合改革将大大缓解工薪和中产阶层的税收负担。这一改革的难度与房产税旗鼓相当,但经过数年基础数据的统计和技术升级,房产税已经初见雏形,正在步步推进。显然政府实施房产税的热情和决心要高于个税综合改革。
对中国多年经济改革的观察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如果经济增速下滑但还不太糟糕,减税政策容易被推迟。但如果经济下行严重,财政收入无论如何加强征管都无法收支平衡的情况下,一些有突破性的税制改革措施有可能顺利推进。当上世纪90年代初,中央财政收入萎缩,不得不向地方财政借钱度日的时候,一套庞大而复杂的分税制改革短时间内迅速推出,从此改变了中央和地方收入格局,也奠定了此后近20年的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
现在,中国的各级政府可能需适当调整高增长的习惯思维,容忍没有超收,甚至应能够承受短收,按照法定预算严格执行政府职能,同时能在经济下行时期,有魄力采取减税措施支持经济增长。我们也相信中国财政高速增长的时代或许即将成为过去,未来一个低速增长的经济将真正考验政府执政水平。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