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创新新股发行方式 改善中国股市生态

  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不景气,金融市场持续震荡,大宗商品波动剧烈。今年二季度以来我国股市亦向下展开调整,社会各界对市场诟病纷至沓来,股民对新股发行抵触性情绪不断升温,要求暂停IPO呼声此起彼伏。其实,股指处于相对低位,正是市场之手发挥作用的重要时刻,正是改善股市生态的关键时刻。

  我们要理性看待新股发行问题,并以此为契机,重塑市场信心,推动资本市场高效运转,为实体经济提供坚实支撑。

  1.股市生态定义及其演化过程

  生态(Eco-)源于古希腊字,通常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或者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学者开始用生态理论来分析社会状况,试图从循环与平衡的角度来探讨社会发展问题,并逐渐延伸至金融领域,譬如股市生态问题。

  股市生态作为金融生态的子系统,学术界并没有对其做出统一表述。张勇和高缅厚(2006)认为股市生态是指股市内部运作和外部环境的整体态势,包括股市投融资功能、股市参与者结构及关系、证券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法律和社会信用体系、社会舆论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物理环境和生存于其中的生物群落两大部分组成的。股市的功能定位、制度设计、监管政策、交易系统等相当于股市生态系统的“物理环境”,市场中的各类参与者成为股市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群:上市公司作为市场价值的创造者,担当着“生产者”角色;各类投资者以获取公司红利和交易差价为目的,相当于各梯次的“消费者”;中介服务充当筹资者与投资者的桥梁和纽带。

  股市生态演化主要由内部随机因素引起,由低到高,螺旋上升,结构功能不断优化,是一种自我否定、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发展过程(胡挺,2007)。当股市生态结构发展到一定程度,到达极值点,股市原有运行体制进入失稳状态。此时股市生态内部要素进行排列组合,或者制度环境发生变化,或者内外部因素协同作用。各要素之间完成位置变换和层级更替,再经过相互适应和磨合过程,重新形成较为稳定有序的股市生态构架。

  2.我国股市生态失衡的具体表现

  我国股市自诞生以来,在短短22年时间里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新兴加转轨”的基本特征还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股市生态失衡表现在:

  第一,投资与融资的失衡。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二级市场繁荣为一级市场股票发行提供了价格支撑;一级市场的有序发展,又为二级市场提供了新的活力。一级市场融资与二级市场投资应该高度正相关。实际情形却是,一级市场“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额超募资金”的股票发行现象频繁上演,二级市场“炒新”主动买套的行为屡见不鲜。一、二级市场间衔接不够自然、顺畅,市场化的投资市场对接的却是行政化的融资市场。其根本原因在于股市设立之初,融资即被放在突出的位置,融资甚至成为股市存在的基本理由。

  第二,市场与监管的失衡。我国股市有“政策市”的印记,政策与行情关联度极高,监管者与市场力量不仅是合作关系,还是竞争关系。典型如市场低迷时,暂停新股发行。此外新股定价和发行时机选择背后都有监管者的影子。行政手段本来是股市的外生变量,经过市场低迷→股民抱怨→证监会暂停新股发行的多次重复博弈,基本形成一个固定套路,行政手段逐渐演化为股市的内生变量。人为力量占据主导地位,必然会阻碍排斥市场自我修复功能,延缓市场生态进化过程。

  第三,风险与收益的失衡。IPO高市盈率发行,股票欠缺长期投资价值。公司治理水平不高,不重视现金分红。股市风险与收益的严重不对称,制约着股票市场长远发展。

  综上,新股发行牵涉到股市发展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投资与融资的功能配置、市场与监管的辩证关系,贯穿着风险与收益的匹配问题。改进股市生态,要从源头做起,要从新股发行改革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