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寻找A股做空者:传浑水公司在华招聘调查记者

 经济观察报微博

  张勇

  浑水研究公司(Muddy Waters Research,下称“浑水公司”)在华高薪招聘财经调查记者的消息近期在业内迅速传播开来,这家以揭露在美上市中国概念股“内幕”并导致股价大跌的著名机构或许已经将“揭黑”的目标延伸至A股。

  浑水的成名也让其成为投行、投资者之外的第三种“做空”力量的最典型代表,其“招兵买马”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近期A股迎来的转融通业务的正式开闸。

  一直被称为缺乏有效做空机制的A股已经在8月30日真正获得了具有规模意义的做空可能,当天晚间,海通证券(8.26,-0.03,-0.36%)等11家券商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证金公司”)发出了融资指令,每家券商都以5亿元的上限进行融资,而这笔55亿元的融资也可能在8月31日一大早就已到账。

  虽然转融通业务之初依旧是“单向”行为,但以做空为目的的“大规模”融券的到来显然只是时间问题。而正在此时,张裕A(49.90,0.01,0.02%)(000869.SZ)、中信证券(10.22,-0.12,-1.16%)(600030.SH)等个股陆续在8月份出现突发性的下跌,无论真实的情况究竟如何,这些案例更让市场切身感受到做空时代的来临。而这些,也牵动着监管者的神经。

  “狼”来了

  8月10日,张裕A的股价一改之前的缩量横盘走势,放量大跌9.83%,当天成交金额达到了6.28亿元,几乎是历史上的最高成交值;8月13日,中信证券的股价也出现类似情况,在下跌9.1%的同时放出了19.83亿元的巨量成交。

  中信证券和张裕A的突然大跌让市场联想到了有人蓄谋做空,然而,从公开的融资融券数据中并不能发现多少端倪。

  同花顺(17.460,-1.94,-10.00%)iFinD系统的统计显示,8月10日,张裕A的融券余量虽然比9日有所增加,但增加的数量仅不到2万股,市值不过百万元左右,10日当天的融券卖出总额也不到300万元。而后一个交易日,张裕A的融资融券发生量也并未有明显的变化。

  至于中信证券,8月13日和14日的数据虽然也有一定的变化,但从比例而言,也很难说成为影响股价的决定性因素。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两家公司下跌的许多共同特点中,大跌前都出现“重大”不利传闻成为了关键的因素。2012年8月9日,相关媒体对“张裕葡萄酒检测出农药残留”一事进行了报道,而8月13日,中信证券更是传出了海外巨亏以及重大人事变动的传闻。

  这种上市公司偶发重大不利传闻随后股价大跌的模式,与浑水公司的做空模式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而在目前转融通业务启动之际,不断累积的各种事件更加营造出浓厚的做空氛围。

  事实上,与中信证券、张裕A情况类型的事件在今年之内还有不少,例如更早之前的上药集团被实名举报,导致了其H股大跌,之后另一家“揭黑”机构——香橼也成功“狙击”了恒大地产,让其H股出现暴跌。

  光大证券(11.00,0.08,0.73%)研究所的一位负责人认为,从去年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到上半年的H股,谁都相信,A股“被做空”已经就在眼前。

  他们的“菜”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A股公司成为了做空机构盘子里的‘菜’。”在永安期货金融工程总部的一位人士看来,即使A股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的下跌,但一些A股公司的估值水平似乎依然有着不少的“水分”。

  据接近浑水公司的人士介绍,浑水对于中国上市公司的风险评估依然是“悲观”的,尤其是在公司的内部治理上,“不少公司存在着随时暴露重大问题的可能,这种风险挖掘依然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上述光大证券研究所的人士也表示,长期的单边市场决定了A股市场整体估值存在着一定的偏离,而且对于国内企业经营的监管也不小的完善空间,意味着一旦经营上未被发现的问题曝光,估值将肯定被重新评定。

  8月30日,健康元(3.74,-0.41,-9.88%)被曝出涉嫌大量采购地沟油作为产品原料,当天停牌之后,31日复牌开盘便被封死在跌停板上。

  “类似健康元的偶发事件可能将会成为一种常态。”上述接近浑水公司的人士介绍说,现在中信证券、张裕A以及健康元仅仅是在单个的事件或者传闻上出现了被做空的机会,而如果经过系统深入的调查,一些上市公司的根本问题可能就会被挖掘出来,“这个时候的做空可能就会更加坚决。”

  不过,此前因为缺乏有效的做空机制,A股真正的做空行为并未出现过,但如今,渠道已经打开。

  2012年8月27日,证金公司发布实施《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转融通业务规则(试行)》(下称《转融通业务规则》)、《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转融通业务保证金管理实施细则》和《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统计与监控规则(试行)》三项细则,对转融通业务开展全过程的操作细节给予明确。

  随后一天,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转融通证券出借交易实施办法(试行)》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转融通证券出借交易实施办法(试行)》,为转融通业务的开闸完备了相关规则。

  8月30日晚间,海通、申万、国泰君安等11家有转融通业务资格的券商同时在第一时间发出了融资的指令,这也意味着转融通业务的正式开闸。

  在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的分析师杨鹏看来,转融通业务的启动,意味着国内真正意义对冲基金的出现。“海外对冲策略在国内大规模涌现的条件,就是转融通的推出,同时券源和券种增多,以及融券成本降低。”

  杨鹏告诉本报,研究表明,对冲策略中的事件驱动策略相比净多头策略有更好的风险收益比。

  而所谓的事件驱动策略,是指通过市场的一些特殊事件进行套利的投资策略,杨鹏说,“比如去年9月26日,中国平安(微博)(38.85,-0.28,-0.72%)在港沪两市暴跌,投资者出现恐慌性抛售,而中国平安和华夏上证50ETF之间历史收益率相关系数高达82%,如果判断这是一次市场反应过度,平安股价被低估,那么通过转融通,华夏上证50ETF可进行卖空,收益率将会非常可观。”

  不过,对于浑水之前的模式,证券监管部门对其关注的重点是在是否违规甚至违法上,“事实上我们近期一直在关注股票的异常大跌。”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监察部的一位人士称,如果明确一些信息的发布与做空有利益上的勾结,那就很可能是一种操纵市场的行为。

  而至于市场担心的做空压力,国泰君安证券(微博)零售业务部的一位人士表示,虽然转融通业务正式实施之后,大量“沉淀着”的大非、社保手中的股份可进入转融市场,但证金公司的资本规模限制了融券做空无限扩大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