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食用调和油将定国标 中储粮自曝配方挑战对手

2012年08月24日 21:52  经济观察报微博

  降蕴彰

  一桶花生调和油含多少纯花生油?也许达到33%,也许不足10%,甚至只有花生香精,但冠以花生调和油的名字后,价格却可以大幅提高,这在食用油市场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针对这一行业乱象,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和国家粮食局将在下半年重新启动制定《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食用调和油国标将可能规定,调和油包装标签上必须标明大豆(4918,22.00,0.45%)油、花生油、玉米(2385,-26.00,-1.08%)油等油种占调和油总体含量的百分比;而且,其他成分的名称与含量也必须标出。

  目前,多数食用油企业仅仅是将其调和油的配方到相关机构进行备案,并依照要求在产品标签上“按原料配比从大到小注明使用原料的油脂名称”,但并未注明调和油各种成分的比例。

  配方的秘密

  8月23日,食用油行业新军中储粮油脂公司正式对外披露长期以来秘不示人的调和油产品配方,这是中国食用油企业首度委托权威机构监制并公布调和油产品配方。

  中储粮旗下食用油品牌发布的调和油产品主要成分包括大豆油(10056,78.00,0.78%)菜籽油(10552,64.00,0.61%)、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芝麻油、橄榄油、茶籽油八类,配方比例分别为47.50%、41.40%、6.00%、2.50%、1.00%、0.40%、0.60%、0.60%。

  对于很多食用油企业而言,调和油的利润要远远高于普通的大豆油,这正是近年众多企业投身调和油品类,市场份额逐渐扩大的缘由所在。

  在当前食用油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例如100元的大豆油品,除去生产、包装和销售成本,只能赚3元钱,即3%的盈利。而相比较调和油而言,100元的以大豆为基础油的调和油,盈利可以达到6元,即盈利6%,是纯大豆油盈利的两倍。

  但事实上过去以油种命名的调和油往往所含比例很小,主要比例是大豆油,更有甚者,在其中添加了成本低廉的棕榈油(8240,148.00,1.83%)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市场上的花生调和油中花生油的比例都不超过10%,冠以花生调和油的名字后,价格却可以大幅提高。由于调和油的产品配方不强制公开,一些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倾向采用成本较低的油种作为调和油的主要成分。另外一些厂家则肆意夸大宣传单种油的含量;更有一些不法厂商将动物油甚至用低廉有害的花生香精掺入调和油中。

  但在国家标准上,截至目前中国尚没有一条法规对调和油市场进行规范,这正是不少厂家利用调和油市场监控漏洞的关键所在。

  国标曝光成本

  其实,早在6年前上述部门就曾计划推出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但最后不了了之。而调和油国标的讨论稿中最受瞩目的,是国标将会强制要求企业标明调和油的产品配方与比例。

  2007年,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曾着手制定相关的标准,还邀请益海嘉里等比较大的外资食用油企业参与研讨。讨论的主要焦点,便是调和油比例在何种情况下,能够得以冠名。当时有人提出了比如花生油达到30%,才能叫花生油,也有人提出需要达到33%的比例,才能冠名花生调和油,甚至有人提出,调和油中,比例最高的油品,才能被叫做某某调和油。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调和油市场消费量已经占小包装油消费总量的30%以上,终端市场上存在的调和油品种不下20余种。业内专家指出,只要仔细观察大豆油、菜籽油的价格与调和油的价格,该调和油的所谓主要成分含量究竟有多少其实十分清楚。

  此次中储粮公布各种油品的详细配方比例,被业界看成是与中粮、益海嘉里等竞争对手的一次较量。

  由于油料价格是公开的,公布配方比例基本能计算出一瓶调和油的原料成本,加上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基本也就知道整个产品的整体成本。

  中储粮方面表示,此举并不意味着成本比竞争对手更低。据了解,2012年中储粮小包装食用油的销售目标是20万吨,其中调和油目标是2万吨。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民表示,尽管目前数量有限,但作为主推油种之一,中储粮食用调和油的相应资源投入将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