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熊市谋利魔高一尺 A股谣言式做空匕现

 中国证券报

  周末特稿

  □本报记者 蔡宗琦

  “券商股真的是躺着也中枪!”在整个板块经历过一场闹剧式袭扰后,一次分析师聚会上有人如是点评,连带受伤的还有力荐券商股的分析师——券商股毫无预期和理由的跳水让他们疲于应付买方追问,却又难以说出个所以然。

  “市场正在起变化。”一位不幸“中枪”的上市公司高管,在回应中国证券报(微博)记者“股价跳水当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时再三强调。从中信证券(10.80,0.07,0.65%)张裕A(55.59,-0.45,-0.80%),融券卖空——传闻肆虐——等待澄清再买券赎回,这样一条熊市谋利的路径正日益清晰。“造谣卖空获利手法值得关注,特别是在转融通推出前夕应提高警惕。”

  踩踏事故

  13日上午,一家基金公司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分析师在MSN上跟朋友抱怨当天盘面无比沉闷——券商股和保险股在缓慢下跌,“涨了这么久,也该调一调吧?”他想。

  但11点刚过,盘面变得微妙。“有券商分析师的电话就打了过来,‘有没有听说出事了?’”他顿时精神抖擞起来,向各位圈中好友发出“求八卦”的信息。不一会儿传闻汇集起来,初步结论是上午金融股低迷主要是市场普遍担心金融政策会发生变化。

  “那为何银行股不跌?”这位分析师俨然不愿意相信这条传闻。这时,当日一直缓慢下滑的券商龙头股中信证券半个小时内快速下挫近1.5%。

  是日下午,各种消息开始快速发酵。其中最具爆炸性的一条当属“中信高管出事被带走”,更有传闻称其海外投资巨亏,一家持有较多券商股的基金一边核实传闻,一边减仓手中的多只券商股。“我们本来就对行情不乐观,更何况很多传闻一时半会儿无法核实,券商股上半年浮盈还在,落袋为安自然是首选。”一位基金经理称。

  “基金公司现在是惊弓之鸟。”有券商分析师透露,13日,特别是下午多家基金公司集体减仓券商股,最终导致券商股放量下跌,而龙头股罕见的跳水更是让一些不明就里的散户资金夺路而出。

  14日,尽管中信证券通过媒体否认前述传闻,惊魂未定的资金依然盯着券商股的开盘:再次快速跳水近4%。此时,头一天还模糊的一句“海外巨亏”开始“清晰”起来,有媒体及市场人士在网络上透露,中信证券收购的里昂证券投资欧债出现亏损,其员工大量流失。

  “回头看,这就像有人放了点烟雾,说商场起火啦!大家要保命纷纷往外逃,还有几个被踩踏受伤的,结果出来一看连个火星子都没有。”前述分析师说道。

  分析师大跌眼镜

  虽说传闻主要围绕中信证券打转,但其他券商股这几天也遭大幅减持。

  本周的几个典型卖空案例已进入监管视野,相关上市公司负责人称,“被稽查是早晚的事,通过造谣盈利难持久。”

  与券商股一起躺着中枪的还有力推券商股的分析师。传闻漫天飞的两天里,“不仅是买方机构,就连一些营业部的大户也打电话到我们这里,说行业出现大问题,你们怎么都没看出来?”有分析师抱怨道。

  上半年,因为券商行业创新的话题,几乎每位非银分析师都在力荐券商股,给出了“推荐”评级。时至今日,创新政策迟迟未能落地,上证综指却一落千丈。“非要我找原因,我也只能说创新步伐慢于预期,加上券商股上半年没有回调,压力集体爆发,传言是压垮券商股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真的有人造谣卖空,这个切入点真的选得很精准。”分析师说。

  同样被谣言“精准”伤害的还有张裕A,8月9日,某刊物官方微博对即将出版的封面文章做出预告,称张裕葡萄酒致癌农药超标,10日其股价几乎跌停,其最终被证为乌龙事件。

  尽管卖空个股盈利在A股市场上尚不普遍,但在融资融券逐渐做大,特别是转融通即将推出之际,谣言和融券做空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从A股市场来看,在中信证券及张裕A中招传闻前,融券量均有所上升,其中中信证券融券卖出量在8月8日突然从前一天的32万股涨至188万股,13日当天卖出量达240万股,14日则为329万股。同时,在公司频频否认传闻的13日、14日,融券赎回量分别激增至309万股及415万股。而张裕A的融券走势与其非常相似,8月2日融券卖出量突然从此前的日均几千股增至2万余股,3日更是高达4.3万股。8月10日,“农药门”事件曝光,张裕A融券卖出量冲高至5.3万股,同时一般保持在四位数的赎回量连续两天达到3万余股。

  “从中不难看出有一些卖空的投资者非常精准地把握了卖空时机,前后获利时间只有一个星期左右。”对于两只个股的走势,有券商融资融券业务部门负责人分析认为,“融券数量比起现券来说很少,最终导致股价大幅度下滑的肯定不是融券,而是谣言导致的现券抛售。”

  卖空新变化

  到底是谁在做空中信证券、张裕A?至今市场众说纷纭,但有分析人士特别提出,中信证券是A+H股,不排除两个市场联手卖空获利,“毕竟A股市场上可以用来卖空的股票数量很少,H股上做空要灵活得多。”

  事实上,在此轮传闻袭击之前,香港市场上流传关于里昂人员流失及投资欧债失利的传闻,中信证券就此公开向香港投资者解惑,股价进而连续上涨。随后这些传闻流入A股市场,最终导致中信证券暴跌。

  而在此轮卖空获利中,职业投资人但斌(微博)等公开承认曾有外资投行向其借入部分长期持有的股票以卖空。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部分有实力的投资者对于A股上市公司的融券获利已经摸到一条门路,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现象。”

  而这种模式正因为中信及张裕A两大案例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很多机构今天打电话来向我要卖空中信证券的私募电话。”一个采访过卖空私募的财经媒体记者透露,这种类似于浑水公司的盈利模式对于A股来说如此新鲜,让不少机构都动了取经的心思。

  “中信证券、张裕A这次的走势给市场提出警示,要防止一些机构进行系统性操作卖空。监管层需要密切关注制造恶性谣言卖空的行为。境外市场在打击借谣言卖空方面有成熟机制,这些应该引入A股市场。”有上市公司负责人表示,在筹备多年之后转融通业务已经进入开门迎客的最后关头,不出意料,下周将有券商开始转融通试点。因此特别应该在转融通推出前制定监管“高压线”。“像浑水一样基于基本面的卖空无可厚非,但利用非法谣言卖空必将误导市场,损害上市公司及普通投资者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的几个典型卖空案例已进入监管视野,前述上市公司负责人称,“被稽查是早晚的事,通过造谣盈利难以持久,这种盈利模式基本没有复制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