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烨
数据资料图。
“英国得到了一些旅游收入,但英国民众的出行受到了阻碍。于是,收支相抵,英国没有从中获得任何收益。”
——斯宾塞·戴尔
英国经济已受到奥运会基础设施开支的影响,同时,奥运会的好处“很可能只是短期的”。
——穆迪
北京时间8月13日凌晨,2012年伦敦奥运会将正式落下帷幕。
据悉,奥运会闭幕式将于北京时间今日凌晨4时在伦敦东区的斯特拉特福德奥林匹克体育场(伦敦碗)举行。据了解,这场主题为“英国音乐交响曲”的闭幕式预计将达两个半小时,保罗·麦卡特尼、埃尔顿·约翰、辣妹组合将登台献唱,并带领观众享受一段“美艳的、一流的、傻傻的却又刺激的”英国流行乐发展之旅。
不过,对于英国首相卡梅伦来说,奥运会闭幕了,不代表烦心事就结束了。媒体开始给伦敦奥运会“算账”:在欧债危机肆虐的大背景下,本届伦敦奥运会到底给英国带来了多少直接收入和经济效益?又如何在“后奥运”时期,利用好2012年奥运会留下的种种资源?
一笔账
伦敦奥运收益有限
一场奥运会结束,英国人是赚钱了,还是亏本了?
有分析认为,伦敦奥运会“难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据卡梅伦政府估算,奥运会将在今后4年给英国带来超过130亿英镑的经济效益,“但这不过相当于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8%,平均到每年则相当于0.2%”。
据信用评级机构穆迪预测,英国经济已受到奥运会基础设施开支的影响,同时,奥运会的好处“很可能只是短期的”,且“不太可能为英国经济提供实质性帮助”。
高盛认为,奥运会将刺激英国经济在2012年第三季度有所增长,但增长势头在第四季度就可能大幅减少。长期看,奥运给伦敦带来的旅游收入和外国投资增长也比较有限,“因为,伦敦在这两方面已处于较高水平”。
英国经济学家斯宾塞·戴尔也表示,伦敦奥运会只为英国经济提供了“一个小时的积极贡献”。“英国得到了一些旅游收入,但英国民众的出行受到了阻碍。于是,收支相抵,英国没有从中获得任何收益。”戴尔对媒体表示。
上述悲观的看法直接体现在了英国的旅游产业中。“奥运会成为伦敦基础设施等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很多基础设施得到了翻修,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从旅游行业看,奥运会期间来到英国和伦敦的游客远没有想象中的多。”英国旅游局执行主席玛丽·兰斯对媒体表示,预计奥运会结束后,赴英国旅游的人数“还会再减少30%”。
看场外
中国元素不可忽视
伦敦奥运会的经济效益尚待最终检验,但在中国市场,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早就开始借助奥运冠军,打造新一轮的品牌效应了。据了解,部分体育运动服装品牌、汽车品牌等,在雷声等奥运冠军夺金的第一时间,就在电视上播放起最新的广告片,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当然,这只是中国元素与奥运经济“搭边”的一小部分。事实上,以“中国制造”为代表的中国元素与中国运动健儿一样,也一直“驰骋”在赛场中。
资料显示,美国代表团的运动服和开幕式上“奇怪的”贝雷帽大多由中国大连一家企业生产,英国代表团开幕式入场穿的服装和伦敦奥组委的裁判员服装等,也是由山东烟台一家企业提供。匹克、鸿星尔克等民族品牌服装企业,则是伊朗、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合作伙伴。另外,伦敦奥运会的商品群中,5类毛巾床上用品、19类杯子、11类玩具车、190类别针、23类服装、4类毛绒玩偶吉祥物及共18类徽章、腕带和手环,全部都由中国制造完成。
品牌战略专家胡津铭此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环节中不能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中国制造’不可能、也不会缺席伦敦奥运会。”
胡津铭同时认为,“需要提醒的是,中国商家们不能仅将此当作一次‘快餐’或一次生意,要借助这个良机,拓展在全球的布局和市场份额,并成为中国企业转型升级与推行国际化的契机。”
有意思的是,惟一不太让中国消费者省心的或许是奥运期间的中国A股市场了——伦敦奥运会第二个比赛日,上证综指就创下了2100.25点的低点,好在A股市场随后逐渐回暖,截至上周五,上证综指以2168.81点收盘。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