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省(区、市)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方银行被要求作出贷款承诺
巨额地方债风险再现
本报记者 张龙
在稳增长的压力之下,政府再度祭出投资拉动这一“法宝”。
近期,铁道部发布的《2012年第三期铁路建设债券募集说明书》中两次提高了铁路基建投资额,共计640亿元。除了在中央主导的铁路、公路等传统基建项目之外,从贵州到长沙,再到上海,地方政府的一系列的扩内需、稳增长政策频出。
地方政府的投资计划都在千亿元以上,有的地方投资计划甚至达到了万亿元的规模,令人吃惊。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8月2日,除湖北外,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公布了2012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其中,贵州增速最高,为58.1%,上海最低,为4.5%。值得注意的是,全国有26个省(区、市)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央不会再次出台四万亿投资的政策,地方政府出于稳增长的需要,出台这样的计划也很正常。从目前看,地方的投资计划中,基础建设占了很大的比重。”国家发改委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告诉记者。
稳增长:各地频现大手笔
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随着夏季的到来再次被点燃。
湖南某开发区的一位官员告诉记者,当地政府从上到下,都在争取投资项目。
公开资料显示,7月末,长沙市公布了重大项目计划的具体内容,“四十”重大项目共40个,总投资3748亿元,既包括黄花机场二期建设工程、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在内的十大基础设施投资;亦有长沙黄兴北路棚户区改造、滨江新区整体开发等为内容的十大片区建设。涉及民生、综合交通体系、城市设施体系、新型城市化布局、产业发展等领域。此外,另有155个一般项目,总投资4544亿元。是针对国家加大对节能减排、社会民生方面投入,在节能环保和社会事业领域补充了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项目。
在长沙之前,南京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政策,涵盖投资拉动、房地产消费、汽车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文化体育娱乐消费、教育消费、健康消费、会展消费、节假日和新型方式消费以及绿色消费等10个方面。
宁波政府网也公开消息,宁波市政府关于推进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若干意见。政策内容包括减税、降低中小企业成本、鼓励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强化区域业绩考核。
贵州更不甘落后,贵州《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或于8月份公布,计划投资2至3万亿元,涉及10个国家级重大项目、50个省级重大项目、200个省级重点项目。
在稳增长的基调之下,各地加大投资的序幕也随之拉开。有媒体报道称,最近各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今年6至7月,近24个地方城市启动超百亿的投资项目,初步估计总投资规模达到5000亿元。
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微博)表示,尽管长沙和贵州的投资规模和今年3月湖北省提出的12万亿的投资规模无法相提并论,但由于长沙和贵州提出的时机,恰恰在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困难,各地又出现投资冲动的关键时期,其象征意义则更为明显。在稳增长的大背景下,诸如长沙、贵州一样的投资冲动,恐怕并非个案,而是很多地方“集体行动的逻辑”。早在中央提出将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之前,一些地方已经希望中央再次出台“4万亿2.0”的刺激计划,通过新一轮的投资狂潮,拉动经济增长。
忧虑:钱从哪来?
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地方政府的资金从哪来?
在地方的财政收入无法完全独立支撑规模宏大的投资计划的情况下,如何融到资金成为难题。
有专家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大规模的投资计划有些无法理解,中国的银行系统没有能力提供这么大规模的贷款,因为中国的银行系统正为2008年大规模刺激引致的2万亿至3万亿元地方政府坏账而发愁。
而国家审计署的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达10.7万亿元,超过当年全国财政收入,其中有78个市级和99个县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超过100%。
中国审计署的一项审计结果显示,2012年和2013年将是中国地方债务到期的高峰,两年到期额度合计超过3万亿元。与此同时,7月6日,全国人大公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直接叫停地方政府自主发债,地方政府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关闸。
从目前来看,地方的银行正在被动员要求要支持投资项目,要承诺能够贷款。
“地方的领导近期来银行来得比较频繁,都来做工作,想多要点贷款。”湖南一家国有银行的员工告诉记者。
这一轮的投资拉动终于想到了民营企业。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黄志军公开表示,长沙的这一轮投资,他们将重点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并非全部是政府主导。
马光远认为,过去几年的“四万亿”刺激计划,地方配套投资高达18万亿,短短两年时间就使得地方债务飙升至10万亿,而很多地方上马的项目,即使现在来看,也基本还债无望,很可能引发不容乐观的银行坏账。在今年稳增长的情况下,如果再次听任地方随意涂鸦,大胆投资,在地方政府自身的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只能借助于银行信贷。债务黑洞越积越大,这对于银行而言,无疑是一个灾难性的选择。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