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温州民资申办银行多次被否 地方部门无回应

2012年07月10日 01:13  第一财经日报微博

  温州民资办银行冲动  

    陈周锡

  “民资筹办银行不存在法律障碍,现在关键看高层政府决心、动作大不大。”

  67岁的温州金融元老杨嘉兴,为圆梦“民资银行”再度出山。

  4月中旬,杨嘉兴在央视举办的“探路温州金融改革”论坛上兴奋地说:“温州再次向金融行业进军的时间到了。”

  5月底,银监会出台实施意见,鼓励和引导民资进入银行业,这些利好政策均让杨嘉兴倍感振奋。其间,他与另一位86岁的温州金融界元老蔡兆清等,忙活着筹备“温州农村发展银行”,并向当地政府递交“申办报告”。

  申办报告至今没有获得回应。

  热情高涨 申办无果

  “国家级金改试点,部委实施意见都有了,‘民资办银行’反而一点动作都没有。”杨嘉兴纳闷地对《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记者说,当年召开浙江省委扩大会议,在报告中提到“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他们就凭借这句话,于1986年11月把全国第一家民营金融机构——温州鹿城城市信用社办起来了。

  杨嘉兴感叹说:现在民资银行具体方案都没有,怎么去办?现在政策频出,不是让民资去办银行,而是引导民资参股商业银行。“民资办银行还有‘玻璃门’、‘弹簧门’,如果温州敢于试点,还是有一定机会的。”

  杨嘉兴说,筹办中的温州农村发展银行,总注册资金20亿元,出资人为当地具有知名度的企业,主要做动产质押业务。“比小贷公司严格,我们要求出资人要有自有资金、目前没有债权债务等多项规定。”

  为此,杨嘉兴成立“温州农村发展银行筹备领导小组”,自己担任组长,蔡兆清、浙江浙南律师事务所律师潘统钮为副组长。

  5月中下旬,杨嘉兴向温州市委市政府发去一份《关于组建“温州市××发展银行”的建议》的报告。该方案提出,贷款利率上限1.26%,年息不超过15%;推行承兑汇票,解决企业间货款相互赊欠问题,代理发行企业短期债券;开展设备租赁业务等。

  “该报告至今没有回应。”杨嘉兴近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6月24日,筹备领导小组举行一场“创办民间金融机构研讨会”,到场30余家企业股权申请登记就高达8.7亿元,热情之高出乎杨嘉兴意料。然而,当地政府迟迟没有相关具体动作或回应,还是让杨嘉兴焦急万分,“时间不等人呀”。

  6月26日,杨嘉兴、蔡兆清向温州市金融办递交温州农村发展银行“申办报告”。杨嘉兴说,4天后,他接到金融办电话,对方说该报告应递交给银监局。让杨嘉兴甚为不解的是,“如果我送错了,你们部门可转送。这样一个电话,也没有书面回应,就没下文了。”

  办银行冲动

  其实,温州民资办银行冲动由来已久,近年想进入银行业的民资也不仅仅杨嘉兴一家,在温州金改等政策背景下,今年则更加活跃。除杨嘉兴申办“温州农村发展银行”外,“温州现代商业控股银行”、“华侨银行”等拟建民资银行也热情高涨,然而至今他们均未获得政府部门的牌照。

  1984年9月,方培林在苍南县钱库镇,成立新中国的第一个私人银行—— “方兴钱庄”。1985年,时任温州市委书记董朝才,不仅在争议面前支持方培林,更希望央行批准牌照。一年后,总行发来电报,拒绝发给私人钱庄金融业务许可证。随后,方兴钱庄转入半非法的地下状态,1989年停办。

  上世纪90年代,温州市区29家城市信用社、6家金融服务社和8家营业处在1998年12月整合归并为温州商业银行(现为“温州银行”)。2001,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温州盛行的民营金融机构,全部退出市场。至今杨嘉兴依然耿耿于怀,他说,那是业绩比较好的,还是可以留下来的,现在台州还有3家民营银行,而温州为零。

  2001年,温州神力集团、奥康集团、法派集团等9家企业组成的中瑞财团,曾向浙江省银监局上报了要求成立建华民营银行的申请,但未获政府批准。至今,中瑞财团主要业务以房地产开发为主。

  今年,由石家庄温州商会牵头,联合北京、沈阳、广州、南京、厦门、深圳、义乌,以及迪拜,日本、德国、希腊等十多家国内外温州商会,抱团融资50亿元,筹建一家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温州现代商业控股银行,总部设在温州,辐射全国200多个温州商会。

  4月10日,温州现代商业控股银行“申办报告”上报市政府后,主要领导也做了批示,要求相关部门研究项目落实的意见。此后,温州市经合办、金融办、银监局等部门商讨可行性方案,给出的建议是,让他们先组建小贷公司,再转为村镇银行,这与他们初衷存在很大距离。

  而华侨银行则是“三度被否”。

  2006年,有市政协委员递交《关于建立“华侨银行”的建议》,温州银监局答复“时机还不成熟”,之后便没了下文。2010年,温商重提筹建温州华侨银行事宜,并向国务院递交了申请报告,最后杳无音讯。去年下半年,温州将创办华侨银行,作为金融综合改革上报内容之一,并未获得通过。

  今年5月,8家温州金融设备企业欲发起组建“行业银行”,并递交相关报告。然而至今杳无音信。

  玻璃门未破 民资遁走村镇银行

  杨嘉兴说,国家鼓励引导民资参与银行业,而不是叫民资去办大型商业银行。于是,他以“年龄大了”为由,少管银行筹办事宜,隐退幕后。但事情已经开了个头,于是潘统钮成为温州农村发展银行筹办后继者。

  “在法律上,民资筹办银行不存在法律障碍,现在关键看高层政府决心、动作大不大。”潘统钮对本报记者说。

  今年5月26日,银监会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并提出加强对民间投资的融资支持。但关于民资是否可以独立发起建立银行,在政策上和实际操作上都还不明确。

  在这种情况下,温州商人寄希望于,借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契机,或将给民资银行予以政策倾斜和突破,但监管部门对此非常谨慎。

  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曾表达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渴望。他说,温州多一家外地来的金融机构“有意义但没意思”。如果多一家本土的金融机构,就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因为它不仅帮助了温州的企业,同时也给政府带来了税收。

  温州市有关领导之前表示,希望今年能有两家小贷公司转为村镇银行。按照温州金改要求,计划在3年内发展小额贷款公司120家,注册资本总额将会达到800亿元,实现城乡的全覆盖。

  潘统钮说,筹办村镇银行,或是“温州农村发展银行”的主要出路。他认为,村镇银行门槛比商业银行低一些,且在政策和实际操作上都有明确规定。另外,国务院在批复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的12项意见中,允许“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

  “我们正在做村镇银行的前期工作。”温州苍南联信小额贷款公司综合处经理周建之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符合村镇银行条件为目标,该公司已从规范化管理、提高竞争力、管控贷款风险等多方面入手,做大做强小额贷款业务。

  按照金融法规和政策,小贷公司转成村镇银行后,可以吸收公众存款,资金放大比会增大到10倍。这就意味着,2亿元资本金可撬动的资金约为22亿元。这一点对小贷公司无疑具有很大的诱惑。

  值得关注的是,在地方财政收入小幅增长下,小贷公司的税收却异军突起。温州市财政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该市28家小贷公司实现入库地税税收2.54亿元,同比增收1.68亿元、增长1.9倍,占金融业总增收额的28.4%,成为稳定的税收增长点。

  插图/苏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