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政策底正向市场底过渡

2012年06月14日 01:59  中国证券报

  □东方证券 魏颖捷

  从5月12日的央行降准到6月7日的三年来首次降息,再到5月信贷数据的全面超预期,一个月内货币政策的连续调整使得流动性拐点跃然纸上,配合多部委对于稳增长的重申以及各地基建项目的陆续复工和上马,政策底已经形成,而不是一个月之前的雏形。当然,眼下的政策红利仍处于发酵阶段,在企业盈利全面下行阶段仍难以完全抵消悲观预期,A股正处于政策底向市场底的过渡期,“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是这个阶段的核心特征。

  熊市末期的最大特征有三个,其一基本面最坏预期开始兑现,其二是政策底部形成,其三是个股极度分化,目前A股恰恰具有这三大特征。

  基本面开始兑现最坏预期

  从基本面而言,4月和5月连续两月的工业增加值低于10%,PPI创出3年以来新低,说明制造业正处于严冬。5月挖掘机销量环比减少29.28%,同比降幅达到23.92%,环比数据差于同比,是一个最坏预期兑现的重要信号。水泥行业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60%,部分区域5月单月下跌幅度超过20%,跌速可以媲美2008年下半年。秦皇岛煤炭库存基本与2008年11月的峰值持平,秦皇岛堆存能力逼近上限也折射出下游段需求的急速萎缩。上述三大行业分别是与GDP相关度最高的几大行业,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盈利最悲观的时候已经兑现,纵然不是底部,也接近底部,根据股价先于业绩触底的原理,6-7月若出现探底,很有可能是中级以上的底部。

  同时,货币政策与各部委对于稳增长的措施共同奠定了政策底部。考虑到欧债危机发酵对于国际油价等大宗商品价格的打压、国内CPI洪峰的逐步褪去,未来政策腾挪的空间会更大,眼下的政策底也会更加清晰。虽然眼下的政策利好很难与2008年底时疾风暴雨般的4万亿相媲美,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会使底部的构筑更为扎实。

  游资蠢蠢跃动

  个股极度分化在市场长期下跌后出现恰恰是个乐观信号,说明部分游资主力已经按捺不住,提前出手。正如2005年998点之前异动的太阳能概念股、消费股,眼下异动的环保和前期异动的金改概念也可以视为中期行情的一个预演。观察盘面不难发现,上周的降息虽然利空银行,但存量资金从银行等权重撤出后并未离场,相反进入到中小板和创业板为主的成长股,无论是稀土永磁,还是逆势上涨的装饰园林,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即政策驱动,其中以稀土、环保为代表的公司是市场对于未来转型的预期,当传统以投资基建和出口为主导的发展模式陷入瓶颈期后,激发新兴产业的活力将不可避免,尽管其对短期的GDP贡献有限。不少资金正是看到了、或者预期到未来相关产业的景气度会触底回升,因而才进行一个提前炒作。而园林绿化、装饰等个股的炒作都是基于市场对地产松绑的预期。虽然中央对于控制房价的底线不会轻易动摇,但流动性预期的好转对于交易量的回升是个正循环的过程,加之园林和精装都是城市化进入中后期的受益行业,资金对于此类行业的抱团也是博弈相关产业的触底复苏,可以视为其对基本面见底的预判。

  综合上述特征来看,眼下经济数据的不佳是阵痛,更是危中藏机。随着市场对于经济数据的免疫力上升,博弈的天平将逐步由盈利悲观预期向政策红利累加的乐观预期过渡。三季度正面因素的汇聚——政策放松带来经济拐点、地方GDP锦标赛启动、欧美某种形式的QE出现等将带来一波吃饭行情。

  短期不可过度乐观

  由于欧债危机正处于集中释放期,西班牙可能沦为下一个希腊,而美国海外资产50%在欧洲,因此6月份欧美银行业巨大的风险敞口不容轻视。短期A股在各大利好下缩量反弹,恰恰是下跌中继的典型特征。虽然笔者对于未来A股走势持乐观态度,但在见底前,个股结构型调整仍会持续,最后一跌或许在欧美风险的集中释放下和中报预告的低于预期下产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有真正的转势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