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5月14日电(记者 沈而默、潘清)准备金率下调引发众多投资者看多,然而A股市场却并不买账。14日沪深两市股指高开低走,双双收跌。经济并未企稳对于市场信心的影响,显然要甚于政策松动所带来的刺激,而在准备金率下调之后,更多的机构判断政策松动或将持续。
高开低走 政策刺激显疲态
在上周六央行准备金率下调的消息刺激下,14日沪深股市双双高开,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以2408.26点和10278.95点开盘,较前一交易日涨0.55%和0.66%。
然而,货币政策的松动并未带来市场的持续做多动能。仅仅开盘后20分钟,沪深股指就由红转绿。此后,股指小幅拉升之后再度回落,尾盘小幅杀跌,最终上证综指收盘报2380.72点,跌幅达到0.6%,深证成指亦下跌1.16%至10093.38点。
绝大多数的机构投资者对于此次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不感到意外,而预期中的政策松动显然也无法带来超预期的影响。
上投摩根基金(微博)管理有限公司认为,相对偏弱的4月份信贷、进口等数据,显示内需疲弱的态势仍未有实质性好转,加上5月份市场面临较大流动性压力,在这一背景下,央行不得不采取更有影响力的行动。
在上投摩根基金看来,根据目前的宏观经济走势判断,存款准备金率年内仍有调降的空间,且预期政府还将采取其他措施对宏观政策进行调整。“政策的放松趋势或可确定,只是节奏上会有变化。”上投摩根基金专家说。
值得注意的是,暂别“五一”节后的持续反弹,A股市场上周弱势调整,沪深股指分别出现2.33%和3.43%的累计跌幅。究其原因,偏弱数据强化了投资者对于经济增速继续下滑的担忧,而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弱化了市场对于政策放松的预期。
与“五一”小长假期间证监会的政策“组合拳”相比,流动性释放所带来的政策利好,效用明显递减。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虽然流动性释放对于股市的刺激更为直接,但是前期的政策红利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市场的做多热情。
经济筑底能否带来股指反弹?
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股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于宏观经济未来一段时间运行的预期。虽然准备金率下调之后的首个交易日市场并未翻红,但是在很多机构投资者看来,稳增长将成为未来宏观政策所偏重的方向,随着经济筑底,股指也可能出现反弹。
“央行采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放松流动性,使得被弱化的政策预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这有利于市场信心的恢复和投资者情绪的提振。”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仇彦英说。
与近期市场表现的反复相比,各大投资机构的态度显得相对乐观。景顺长城核心竞争力基金经理余广表示,尽管股市环境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但这些不利因素的预期已经在市场中获得了较为充分的反映。在国内经济数据疲弱、欧洲经济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国内各项政策或趋于放松。
国投瑞银基金(微博)认为,目前经济仍处于筑底企稳阶段,在政策放松预期加强、金融改革步伐提速、产业转型政策加快推出以及多种渠道的长期资金计划入市的共同刺激下,A股的估值修复行情有望延续。
据此,国投瑞银“投基气象站”对5月股市作出了“阴晴相间”的描述,并认为虽然短期利空扰动依然频现,A股“上行动力正在加大”。
准备金率下调重燃政策松动预期
日前公布的宏观数据显示,通胀压力依然不可小觑,但是在准备金率下调的刺激下,市场对于政策松动的预期再次升温。
财经评论员周俊生表示,新近公布的4月CPI虽然走势平稳,但食品价格居高不下令人担忧,表明控制物价的压力依然很重。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后,如果对信贷投向缺少监管,在企业信贷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过于富余的资金或导致物价进一步走高,通货膨胀的现实威胁可能“卷土重来”。
然而,更多的观点认为,在通胀和增长之间的平衡上,现在更多地需要考虑“稳增长”,这也增强了市场对于政策松动的预期。
事实上,与政策面的变化相比,今年以来A股市场本身的变化更耐人寻味。从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到完善退市机制;从强化上市公司分红,到增强市场买方力量……管理层的一系列举措,旨在改变A股市场长期以来的定价功能扭曲状态,引导价值投资理念回归。
在外部环境改善和内生机制重建的背景下,A股或望迎来“制度红利”和“政策红利”的“双轮驱动”行情。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