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杨 帆
“做分析师容易,做预言师难。 ”“我最怕别人问我两个问题,一个是‘明天的股市是涨还是跌’,还有一个就是‘你说我该买哪只股票’,我可不是巫婆,没法回答。 ”昨天,著名财经评论家叶檀亮相中信银行苏州分行贵宾理财中心成立活动,用这样的开场白表现了一个“独立财经人”的鲜明个性。
叶檀博士,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央视财经频道评论员,《解放日报》经济评论员,《每日经济新闻》主笔,并在 《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财经国家周刊》、《亚洲周刊》、FT中文网等多家媒体开辟财经评论专栏。
“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令人意外”
中国人民银行18日宣布,从本月24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自2010年以来第8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也是2011年第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之后,大中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9.5%的历史新高。“这是出乎很多人意料的事。 ”叶檀认为,在一系列紧缩政策出台并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的背景下,这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表明的是央行坚持紧缩政策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2011年是泡沫与紧缩并存的一年。”叶檀分析认为,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等一系列经济指标证明了泡沫的存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承受着通胀的压力。在叶檀看来,只要通胀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美日等发达国家会坚决顶住不加息。这给新兴经济体带来沉重压力,货币紧缩会成为2011年新兴经济体一大趋势。“美国什么时候会加息?失业率大幅下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上升到5%以上才有可能,一句话,最快2011年下半年才有可能。新兴经济体还是好自为之、继续紧缩吧,否则美国的货币之火会把这些经济体烤焦。”这个写在叶檀博客中的总结语表达了她对于2011年全球经济趋势的看法。
“不看好房地产股和金融股”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这是叶檀对还在投资房地产股的股民的忠告。她说,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在她看来,房地产调控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卷土重来,“绝非无数个蜻蜓点水式的经济小调整中无关紧要的一环,而是中国‘十二五’经济结构转型的核心。 ”
叶檀也不看好金融股,她说,2011年是金融业“买单”年,前两年超发的货币在这两年通过各种手段回收,其中包括发债、再融资、加息等手段。目前,中国已进入加息周期,金融机构处于转型过程中。“像中信银行成立贵宾理财中心,绝不是给贵宾客户家里输送个名厨那么简单,而是透露出对中间业务的重视,表明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正在转变中。 ”
通胀之下无牛市,叶檀认为,目前股市虽然存在结构性机会,但大牛市还没有到来,而结构性调整的过程也许会很长。“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的影响不必高估。 ”叶檀说,从长周期看,目前股市处于谷底,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会在资金流动性上对股市形成直接影响,市场并不缺钱,缺少的是人气和对未来的良好预期。
“民工荒表明产业在转移,是件好事”
“很多人问我怎么评价民工荒,其实这表明经济在转移、产业在转移,是好事。”叶檀这样回应当下热门的民工荒话题。她说,目前全球产业转移主要在中国进行,中低端制造业从东部转移到中西部是大势所趋,是全球战略转移的成果,是“把工厂开到民工的家门口”,2010年全球最大、效率最高的代工企业富士康的大搬迁就是象征性事件。叶檀认为,民 工荒的到来,代表东部地区这样的代工经济模式过去了,说明民工离正常的产业工人距离近了一步。“如果你是一个东部企业的企业家,手里有上千万元,有3条路可走,一是马上转移到中西部去继续做中低端产业、代工产业;二是在东部留下来,但一定要有品牌、有技术、有销售渠道等;三是退出实业,拿着钱,做一个寻找下一代企业家的投资人。”叶檀说。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