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DP总量超日】
新闻源:日本14日公布了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4742亿美元,中国超越日本(58786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克里斯托夫金:斯坦福全球战略中心合伙人,哈佛商业评论特约撰稿人
中国应将GDP总量拿出一部分与百姓分享。今天是中国开心与沮丧交织的一天。开心,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沮丧,中国人均GDP仅为日本1/10,按国际标准,仍属于刚刚告别中低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解决之道是,将GDP总量拿出一部分来与老百姓分享,求民富国强,拒国进民退。
余丰慧:专栏作家,知名财经评论员
对于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大可不必沾沾自喜,更不要过度炫耀。一方面从内部看我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不少,没有沾沾自喜、过度炫耀的资本,另一方面过度炫耀的结果只能招致发达强势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呼声。
评上评:蛋糕做大了,关键看怎么分更公平、更合理,更有助于提高效率。
【京十五条】
新闻源:2月16日,北京正式公布了关于贯彻“国八条”的通知,即北京楼市调控15条细则。其中包括外地人购房须提供5年纳税证明。已有1套房的本市居民,限购1套房;已有2套房的本地人和已有1套房的外地人暂停向其售房等措施。
杨乐渝: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
限购令可以延缓房价上涨的速度,但不可能降低房价。尽管部分需求受到抑制,但刚性的置业需求仍在高速增长,部分抵消了抑制的部分;另一方面,北京商品住宅的供给在减少,今后保障房、尤其是公租房的供应将成为主体,所以,商品住宅供求失衡的关系将长期存在,北京房价很难下跌。
房租同样是房价,是真正的民生价格,但长期以来没人重视这个问题。这次一线城市限购令后,会导致一线城市房租的持续上涨,也会引起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茅于轼: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
限制买房买车与扩大消费相抵触。为了微观的目的,限制买房买车,极大地压缩了民间消费。买一辆车可抵普通家庭一年的吃穿用,买一所房可抵普通家庭十多年的吃穿用。而宏观目标是要扩大国内消费。二者明显地相互抵触。执政者不能只看一头。拿捏好这一“两难”考验的是政府的调控智慧。
宋一欣:著名证券维权律师
购房须提供五年纳税证明可防黑钱与逃税者进入,也应查处假税单及其中腐败,但本地人与外地人都应提供,否则不公平。应学海外,五年内不得转售,私下交易不受法律保护,一家限购二套,转让交买卖差价所得税,最高达差价50%~70%,卖出价是国家评估推定。
评上评:既管源头又管投机倒卖,这样才能让房子回归安居的本质特性。
【民生微议】
叶檀:《每日经济新闻》的首席评论员、评论版主编
通胀上升凸显一个传统的矛盾:支持抑制农产品价格的人认为此举是控制通胀的必要之举,反对抑制农产品价格的人认为,抑制农产品价格是剥夺农民收益补贴社会,是损不足以奉有余,不公平之极。
克里斯托夫金:同上
春秋时,齐国强人管仲多次发动粮食战争,不战而屈人之国。他见鲁国梁国百姓织绨,就让齐人穿绨料,高价购绨,绨价大涨。鲁梁获益,放弃农业专门织绨。管仲见时机成熟,改让百姓穿帛料,关闭边境,鲁梁粮食告急,只得天价从齐国买粮。3年后,鲁梁乖乖归顺齐国。基建汹涌后,中国农民工能做什么?
王永平:中国商业地产联盟副会长兼秘书长
长期研究“农民市民化”的中央党校学者王道勇说,“城市化说到底是人的市民化,而不是楼房化和建制镇化。城市化是农民变市民,而不是把他们变成亦工亦农、亦城亦乡、颠沛流离、候鸟一般的“两栖人”。
评上评:人很重要,无论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我们所有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让人生活得更好。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55